skyboat 寫:後續要就 "DIY耳擴問題" 主題來發言好像不容易!
![無可奈何 :eeh:](./images/smilies/icon_smile_eh.gif)
老師教訓的是。
針對樓主的需求:樂趣、成就感、有失真卻又愉悅的聲音......幫不上忙。
有人捨 OP 機去搞古董管機,在下也是之一,12au7 與 12at7 系在下有好機台,這管性能還比不上 6DJ8 呢。
不過,
在下現在的旗艦前級或耳擴是 DIY 的以 PA09/m883 兜出來的,
它的 S/N 與 Dynamic range 用 RMAA 測,還不如在下自己改機的 AD797 或 opa627 前級。
有人為何偏愛管機?如何量化 "好聽的聲音" 或 "自己喜歡的聲音"?
這是小弟很有興趣的題目,會許對本標題有助益。
經查網路文,有些說法:
(a) 有人說管機是偶次失真......
我說,別鬧了,
以 AP-40 這台耳擴前級而言,有些管子插下去,它可是奇次失真大呢!可還是有管機特性(註)。
以 Mocha 啥 Plus 的解碼前級,我現在正在用,RMAA 測一下吧!偶數失真比較大的樣子。
edit:
要說明一點,在下所指的管機特性是
中低價管機,在活生感與音像兩項上,比中低價 op 機好一些 <---平均而言或一般而言。
至於 Tube 與電晶體機兩者差異,從 Bob Caver 約 20 年前與 TAS 、 Stereophile 的交戰,
有很多故事可查,在下就不插花了。
(b) 有人說,因為真空管的線性區比電晶體大.....
這我無能力驗證,或還沒有時間去玩。
RMAA 沒辦法掃出低於 -8dB 以下的 dynamic, THD spetra, TIM spectra,
恐怕要用專業儀器吧!
(c), (d) .......
只提出 S/N 或 dynamic 去判斷機子好不好,不夠啦!
這兩項個人覺得重要性也不是很前面,
舉例的話,就是 1212m 這張音效卡,數據很好,不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