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妙妙貓 寫:1、一般來說,德製耳機有明晰銳利的聽覺傾向,同為德製的Proline2500卻不同,聲音很Nature。
2、長時間聆聽,無論是在聽覺和配戴的感覺上都舒服,這是本人最欣賞的一點,
聽覺覺得舒服,是音壓的關係和或失真小的關係。一般在聽一些發聲器材,乍聽之下,高低音很刺激、很爽,但聽久了就覺疲勞,是含有失真(畸變)的成分。當然聲音不能開得太大,不然任何耳機都會讓你疲勞,而且傷害耳朵(耳膜和聽神經)。
3、低音下潛夠深,量感豐沛,高音延伸自然,細節也不少。
4、有特殊的音場效應(S-Logic Natural Surround Sound)
4、如果你到店裡試聽,請老闆播放Proline2500盒內附的CD,可展現2500的優點,再用其他的耳機試聽,就能分出不同。
以上幾點給樂友參考
borisaladin 寫:妙妙貓 寫:1、一般來說,德製耳機有明晰銳利的聽覺傾向,同為德製的Proline2500卻不同,聲音很Nature。
2、長時間聆聽,無論是在聽覺和配戴的感覺上都舒服,這是本人最欣賞的一點,
聽覺覺得舒服,是音壓的關係和或失真小的關係。一般在聽一些發聲器材,乍聽之下,高低音很刺激、很爽,但聽久了就覺疲勞,是含有失真(畸變)的成分。當然聲音不能開得太大,不然任何耳機都會讓你疲勞,而且傷害耳朵(耳膜和聽神經)。
3、低音下潛夠深,量感豐沛,高音延伸自然,細節也不少。
4、有特殊的音場效應(S-Logic Natural Surround Sound)
4、如果你到店裡試聽,請老闆播放Proline2500盒內附的CD,可展現2500的優點,再用其他的耳機試聽,就能分出不同。
以上幾點給樂友參考
不知道妙妙大為何突然想發這篇呢XD
不過講的都很有道理~身為同樣2500的用者 小弟幫推一下![]()
想體驗2500的魅力 透過內附DEMO CD是很好的方式!
(可是我還沒RUN開的2500可是一點都不清晰啊......![]()
但一樣把前端的缺點突顯的很明顯就是了啦)
psilu001 寫:oScARSr 寫:聽過的耳機一路走來,
Senn牌AKG牌ATH牌Beyer牌G牌A牌....
聽下來都是無法感覺到聲音自然從前面發出的感覺,
S-Logic我還真想試試。
2200ULE的聲音真的是從前面發出來的喔
很特別的聽感
psilu001 寫:oScARSr 寫:聽過的耳機一路走來,
Senn牌AKG牌ATH牌Beyer牌G牌A牌....
聽下來都是無法感覺到聲音自然從前面發出的感覺,
S-Logic我還真想試試。
2200ULE的聲音真的是從前面發出來的喔
很特別的聽感
tim.chnan 寫:psilu001 寫:oScARSr 寫:聽過的耳機一路走來,
Senn牌AKG牌ATH牌Beyer牌G牌A牌....
聽下來都是無法感覺到聲音自然從前面發出的感覺,
S-Logic我還真想試試。
2200ULE的聲音真的是從前面發出來的喔
很特別的聽感
但是我覺得 S-logic 只是還好而已 (當然,我只用過 2200 ULE)
雖然因場的確是有效分離 但是聽起來不是非常自然
感覺好像不同的位置之間有一些洞
跟實際去音樂廳現場差異很大
音場的話,我個人還是覺得 GS1000 比較好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S-logic 還是就是 U 家或 2200 的特色
很多需要刺激的音樂,在 U 2200 上聽起來就不太刺激
也不是平淡,就是一種健康食品的感覺
shimmer 寫:說真的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重視耳機的音場
十幾萬的耳機的音場說不定都沒三四萬的喇叭的音場來得自然
就有點像是硬要去要求一個王牌投手去打第四棒
耳機作為重播工具比喇叭強的最大優勢
不就在於變態強的細節,以及用極低的代價獲得極大的頻寬嗎?
另外由於需要的電流不大,所以可以用很簡單的架構聽音樂
省去很多接點上面的訊號損失
GSK 被大家說的這麼神
實在讓我很想弄一支回家搞搞看
不過 Grado 中低價耳機的問題在於低頻不夠沈
不知道 GSK 這方面的水準有比 RS1 強很多嗎?
shimmer 寫:說真的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重視耳機的音場
十幾萬的耳機的音場說不定都沒三四萬的喇叭的音場來得自然
就有點像是硬要去要求一個王牌投手去打第四棒
耳機作為重播工具比喇叭強的最大優勢
不就在於變態強的細節,以及用極低的代價獲得極大的頻寬嗎?
另外由於需要的電流不大,所以可以用很簡單的架構聽音樂
省去很多接點上面的訊號損失
GSK 被大家說的這麼神
實在讓我很想弄一支回家搞搞看
不過 Grado 中低價耳機的問題在於低頻不夠沈
不知道 GSK 這方面的水準有比 RS1 強很多嗎?
疾風殘月 寫:同意...我也覺得GSK比較自然
另外我覺得有正向音場是ED9(我聽ED9的時候有些樂器在前面啊...)
2200還差了一節
如果要刺激的話選PROLINE系列吧
HFI比較感覺比較軟
另外耳機本來就是偏監聽的東西,聲音在後面是很正常的(她是舞台的定位,不是觀眾席的定位)
SENN聽起來會比較前面是因為他家的耳機很多是定在鼓手位置
BEYER和AKG就比較沒研究
tim.chnan 寫:shimmer 寫:說真的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重視耳機的音場
十幾萬的耳機的音場說不定都沒三四萬的喇叭的音場來得自然
就有點像是硬要去要求一個王牌投手去打第四棒
耳機作為重播工具比喇叭強的最大優勢
不就在於變態強的細節,以及用極低的代價獲得極大的頻寬嗎?
另外由於需要的電流不大,所以可以用很簡單的架構聽音樂
省去很多接點上面的訊號損失
GSK 被大家說的這麼神
實在讓我很想弄一支回家搞搞看
不過 Grado 中低價耳機的問題在於低頻不夠沈
不知道 GSK 這方面的水準有比 RS1 強很多嗎?
我再拿到 GSK 之前,完全沒有注意過音場這檔事
但是在聽到 GSK 之後,我突然覺得有好的音場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至少在某些音樂類型 (例如清唱劇 歌劇 之類的)會帶來很多樂趣
這是之前我用其他耳機所無法達到的
例如讓人聲從背景樂器裡面凸顯出來
讓我更輕鬆清楚的欣賞人聲的細節
這是 GSK 目前帶給我的最大樂趣
也許可以說是:同時有不錯音場和很好的細節
(特別是中高音,這也是為什麼我會一直用 GSK 在聽女聲為主的清唱劇/ 歌劇)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本來有些我覺得用其他耳機聽都糊成一團的錄音
但是 GSK 聽起來就相當的神奇悅耳
而低頻的話,抱歉,雖然有些人會稱讚 GSK 的低頻很低
但是至少在我的系統 (Planet => Corda Opera)之下
低頻無論如何說不上強勁或深沉
(我心目中好的低頻是像 Beyer DT 770 pro 或 K181DJ那樣)
雖然比起 SR80 那點到為止的低頻已經算是有明顯改善
但是(在我的系統上)應該還是算不上很好的低頻
聽 BigBeat 之類的 不太爽,聽普通的電子樂 像是 Sasha, the Crystal Method
(上次去 EarZone 竟然看到他有 Crystal Method 的專輯,驚喜了五秒)
之類的還可以,雖然反應沒有 Beyer 快,低頻沒有 K181DJ 那樣的 Q 度
但是還算馬馬虎虎
-------------------------------------------------------
到現在我一直還沒找到傳說中驅動 GSK 不錯的 amp
(eBay/HeadFi 上的 Melos SHA-1 最近都要 $480 usd 以上 ,好像比印象中二手價貴上不少)
我目前又無力來搞一個超過 $600 的 amp
所以在考慮乾脆上 eBay 直接買一個 二手 Tascam CDP 用它的耳機輸出聽算了,本來還想送到 Moon Audio 來接條龍
但是 HeadFi 上面謠言又說接 BlackDragon 好像改善沒有很多
我看我最近還是多聽一些清唱劇歌劇之類的好了
----------------------------------------------------------
m...似乎脫離主題太久了
well,好吧 我從來沒有仔細聽過 Proline 2500
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不過 2200 接我的 綜擴 聽 Radiohead 挺爽的
borisaladin 寫:其實我很好奇~
PROLINE 2500跟ED9的音場 到底何者較"廣"呢?![]()
一支是旗艦開放式耳機
另一支是神器密閉式耳機
兩者同樣強調音場的廣大與自然度!雖然價差極大 但密閉式ED9真能贏音場已經很廣的開放式2500嗎?
有沒有樂友比較過的呢?(也許是差不多......XD)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Google [Bot] 和 45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