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imf 寫:寫給入坑新手 - azureimf極主觀耳機系統觀念文
其實我想寫這樣的文章很久了
近年來耳機界蓬勃發展
問問題的人很多,細心解答問題的熱心燒友也很多
但太多資訊都十分片段, 即使願意爬文也要耗費一番功夫
這篇文章會彙整
我自以為的所有觀念
如果你不認同我的想法,可以理性的在此串中討論
如果我發現我確實有說錯或是觀念謬誤的地方,我會第一時間修正且承認錯誤
這篇文章我決定獨立出來,一方面是我覺得問相關問題的網友很多
放在我的象牙塔裡面一下就被淹掉了
二來我會集中在這裡回答新手的問題,象牙塔就留給我其他的試聽文/開箱文/分享文
如果這些觀念跟你從朋友/網路/音響店聽來的有所出入
你可以自行抉擇要相信哪一邊
最近有很多商家和網友會私底下把我的言行當作笑柄
我想我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竟然是如此有名
但反過來想,為什麼店家網友要如此執著於攻擊一個跟他沒有關係的路人
跟我發了很多分享文,打臉文有關嗎? 或許是有一點關係
但我想最大的還是因為我檔到了很多人的財路
我說出了會讓他們痛,實際損及他們利益的事情
所以我才會變成攻擊的對象
以上是前言, 大概也是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以下會進入核心的部分,很多理論的部分我不會想花太多文字去解釋
你可以選擇信我,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信我,
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請大家放在心裡當作一個參考即可
---
常見Q&A: Q:請大大推薦3K以下重低音耳道!A:SONY MDR-XB90EXQ:請大大推薦3K以下女毒耳道!A:Creative Aurvana In Ear2這隻台灣沒賣,請自行找代購訂購...我原則上並不幫不熟的網友代買物品
Q:請大大推薦3K以下高音纖細解析好的耳道!A:JVC HA-FXD70Q:請大大推薦2K以下耳罩式耳機!A:密閉式JVC HA-RX700
開放式 TAKSTAR TS671Q:請大大推薦"女毒"耳機!A:請注意 女毒 兩字大型開放式:(評價由高至低)STAX SR-009
Audio-technica ATH-AD2000X
STAX SR-507
STAX SR-4170
Audio-technica ATH-AD1000PRM
Audio-technica ATH-AD1000(或更換HP-AD2000X耳套)
Audio-technica ATH-AD2000
Audio-technica ATH-AD700
SONY MDR-MA900
GRADO SR80
有X的就是有,沒有X的就是沒有...不用問我AD700X怎麼樣,那隻我不推薦
大型密閉式:(評價由高至低)Audio-technica ATH-L3000
Audio-technica ATH-W2002
Audio-technica ATH-W3000ANV(前提使用HA5000/HA2002系列耳擴)
Audio-technica ATH-W5000(前提使用HA5000/HA2002系列耳擴)
Audio-technica ATH-W1000(更換HP-W2002耳套)
Kenwood KH-K1000
Audio-technica ATH-A900LTD
Audio-technica ATH-A900Ti
Audio-technica ATH-A900(更換HP-A1000耳套)
SHRUE SRH-840
JVC HA-RX700
耳道式耳機:(評價由高至低)SHRUE SE846
Creative Aurvana In-Ear2
SONY MDR-EX1000
Audio-technica ATH-CK100PRO
SHRUE SE535LTD
Audio-technica ATH-CK100
SONY MDR-EX600
SHRUE SE215
目前我聽過的耳道中排名如下(無關女毒與否,個人主觀喜好度排名僅供參考)Class S+ : SHURE SE846
Class S : Fitear MH334
Class A+ : SONY MDR-EX1000 / ATH-CK100PRO / Westone W4R /
Class A : Creative Aurvana In Ear2(with SONY hybrid earpeace) / SHURE SE535LTD / AKG K3003
Class A- : MDR-EX800ST/EX700SL/XB90EX/EX600, JVC HA-FXD70, JVC-FXZ200, XBA-40, ATH-CK100, ATH-CK90PROMK2, Fitear MH335, Sennheiser IE800, X10
Class B+ : DENON C710, MDR-EX510SL/XBA-30/XBA-3 , JVC FXC-71, ATH-CKS1000, Fitear ToGo111, TF10, UE900, Sennheiser IE80 Many Others
Class B : MDR-EX310/EX90SL/XBA-20/XBA-2/XBA-4, JVC HA-FXD80Z/FRD60/FXC51/FXZ100 , Sennheiser IE8, AKG K371, ATH-CKW1000ANV/CKM1000/CK90PRO/CK70PRO, SHURE SE215, Many Others
Class C+ : MDR-EX300/EX500/XBA-10/XBA-1/XB40, TDK IE800, ATH-CKM99/CKM77/EC700, DENON C560, Major9'13
C以下就真的族繁不及備載了
Q:請推薦女毒耳罩新手裝!A:一次攻頂: AD2000X + AT-HA26D
新手淺嘗: ATH-AD700/ATH-A900(換HP-A1000耳套)/SRH840 + 現有播放器(都沒X請不要再問)
Q:請推薦隨身播放器!A:是否擁有Android 4.1以上版本智慧型手機?
是 → 推薦隨身USB一體機,進可攻退可守
否 → 推薦獨立播放器
獨立播放器推薦:10000台幣或以上: SONY Walkman NW-Z1070 (64GB/S-Master MX)
10000台幣或以上: SONY Xperia Tablet S (Z不推薦)
5000台幣: Kenwood E8(錄音筆)
5000台幣: NW-Z1060 日本中古
2000~3000台幣: Kenwood G708
SONY MD機種: 新手不推薦
CD隨身聽機種: 新手不推薦
隨身USB一體機推薦:10000台幣或以上: SONY PHA-1 or FOSTEX HP-P1
4000~5000台幣: Fiio E17
2000~3000台幣: Fiio E07K
500台幣以下: 隨意,有就好
此欄持續補充...
Q:請推薦家用耳擴/DAC/一體機!A:擁有大量鐵三角AD耳機,預算有限 → Audio-technica AT-HA26D
擁有大量鐵三角AD耳機,預算較為充裕 → FOSTEX HP-A8
擁有大量鐵三角W系列木頭耳機,預算尚可 → Rasteme UDAC32R + 日後升級AT-HA5000
擁有大量鐵三角W系列木頭耳機,預算較為充裕 → Audio-technica AT-HA5000
擁有大量鐵三角W系列木頭耳機,想要增強女毒 → Audio-technica AT-HA2002
請推薦高性能DAC → TEAC UD-501
----------
新手指引:建構自己的第一套系統,先從耳機開始在耳機系統中,耳機永遠比耳擴和訊源重要
先別想太多,找一家熱心的耳機店試聽出你喜歡的耳機
當然很多耳機並不是隨身撥放器或是手機可以推的動的
建議新手可以燒一片CD,裡面放滿自己最常聽最喜歡的音樂
到了店家除了用自己的播放器試聽外,也可以使用CD於店家系統播放試聽
先找出你想要的聲音,再來建構後續的系統
第一台一體機或是耳擴如果你只有電腦和手機,第一次踏入家用系統的時候我建議購買 DAC+耳擴 的一體機
不要單買耳擴,因為此時你並沒有一個良好的訊號輸出源(雖然最近Notebook的輸出已有大幅改善)
耳擴本身是有調音的,所以和你手上的耳機有是否相配的問題,請一定先試聽再決定購買
一體機從低價到高價有各種規格以及介面
個人推薦新手購入一體機時注意一下規格
1.支援ASIO等非同步處理技術
2.使用獨立變壓器供電,不使用USB電源
3.支援到192KHz/24Bit
4.同時支援USB/光纖/同軸等輸入輸出介面
5.具有LINE IN(單獨使用耳擴功能)以及LINE OUT(單獨使用DAC輸出功能)
同時支援1到5的機器恐怕最少從萬元起跳,但這部分我建議咬牙直上後續比較不會後悔
一定價位以上,大型耳罩的音質勝過耳道個人建議不要在隨身系統上花太太太多的錢把隨身系統綁的像C4炸彈一樣
旗艦耳道的聲音仍然難與旗艦耳罩為為敵,尤其在音場和聲音詮釋的成熟度上
在簡單的入門系統下,一個高CP值得好耳道可以給入門的使用者更大的感受
但若預算拉在2萬台幣以上,則個人建議可以開始建構自己的家用系統,或著至少先從選購大型耳罩開始
確定自己的目標,耳機才是CP值最高的耳機系統中,沒有一樣設備的CP值會比耳機本身更高
剛入門一開始的確需要一個良好的訊源,這個訊源可以是隨身聽,也可以是小型的一體機
一開始我建議新手可以去多方試聽想要的耳機,試到最想要的為止不要妥協
如果你從鐵三角TAD300開始聽,聽到最好的聲音是AD2000X, 那就不要妥協去買AD1000X甚至是AD900X
如果手上錢不夠就存錢等待時機, 一出手就把你當時聽到最好聽最想要的買回來
不用去在意你手上的設備能不能把旗艦推好,那些都是之後的事情, 旗艦的聲音就算是沒推好通常也都能夠輕鬆KO其他低價耳機
至少在耳機上,如果你的預算可以買到旗艦,而且你也確實最喜歡旗艦的聲音,那就不用想東想西直接上了
買了一隻耳機後過一段時間後,您可以試試看不同調性的耳機
例如你第一支買了開放式,第二支可以去聽聽看密閉式裡有沒有你喜歡的聲音
每一隻耳機都有其獨特的特性,當然也有三頻均衡的萬能款, 但有些偏人聲(女毒), 有些音場大樂器正確但是人聲卻後退(適合大編制交響樂)
這些都是每個耳機間難以取代的, 你可以把這些耳機看做是你曾經喜歡過的女生們, 她們確實每個個性都不同, 但你也確實都喜歡過她們不是嗎?(笑)
如果要說選購順序,我會建議如下
1.選購第一隻耳機
2.選購第一個隨身/家用一體機(或是隨身USB耳擴進可攻退可守)
3.選購第二隻耳機
4.開始思考自己想要的調性,也可以開始花一點小錢整理電源
5.選購第三隻耳機,並且購入高階一體機或是獨立DAC + 獨立耳擴,建立自己的完整系統
6.花更多心力在電源供應上,準備退燒
當一開始系統都還沒有完備錢,建議不要花任何多餘的金錢在數位線材和電源線上
RCA則選擇一定等級就好, 如果要我推薦我會推薦Audio-technica的AT564A當作入門RCA線
如果你會自己銲接和到光華去找零件的話,Audio-technica AT-EA1000也可以買裸線回家自行製作
燒到中途,或許有人會跟你推薦CD Player或是唱盤,我覺得不用花時間在上面
配置正確, 設備等級良好下的電腦+USB DAC播放,我覺得解像力和音色的正確度絕對不會輸給CD Player
除非你喜歡的是某個機器上特殊的音染
在我的觀念裡,耳機和耳擴是有音染的,所以你必須花時間去嘗試耳機和耳擴的搭配性
但是DAC應該要無色無染,力求輸出的正確性即可
鐵三角低階耳機CP值並不高,不用執著鐵三角或許因為我之前辦過鐵趴,以及手上所有耳機清一色都是鐵三角的緣故大家會以為我只推鐵三角
但我其實是認為因為鐵三角產品線太大太廣,為了定位明確所以低階鐵三角我覺得音質在其價位帶都不盡理想
以往我會至少從ATH-A900開始推, A900停產後現在我只會覺得ATH-M50算是CP值中等的監聽耳罩
而在同樣價位下,我會認為SHURE SRH840各方面都贏過ATH-M50,而且還富含這個價位帶鐵三角所欠缺的女毒
低價格入門,我會建議JVC的HA-RX700,這副耳機在日本售價不過3500日圓,換算台幣不過1000出頭而已
如今鐵三角有女毒的密閉式耳罩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直接跳到W5000), 有女毒的開放式耳罩也是直接變成旗艦AD2000X
在以下價位找女毒,不是找中古的上一代A900/A900LTD/A900TI/W1000/AD1000/AD1000PRM/AD2000,不然就要找STAX或是歐美女毒的SHURE了
我是真的希望鐵三角能夠堅持長年以來的調音就是了
鐵三角耳道的CP值都不高,我自己雖然擁有CK100PRO, 但我很少向人推薦鐵三角耳道式耳機
試聽耳機的注意點,耳機的音響性及耳機的規格選購自己喜歡的耳機, 當然第一要件就是你喜歡這個耳機的聲音, 這部分是非常主觀的別人無從置啄
但耳機發展到現在, 各廠無不在各種技術環節下注入心力, 我想耳機上還是有可靠的音響性能指標可以受到公正的評價
以下我試著提出一些試聽耳機時可以注意的點, 這些點或許未必和你的喜好相符合, 但或許可以經由這些條件來篩選你所想要的耳機
1.頻率響應範圍(例如8Hz~40KHz等)這部分其實是耳機中最僅供參考的部分,因為人耳最高只能聽到20KHz,大部分成年人最高聽力約都在17KHz附近
但是這個數值也不是寫好玩的,廠商通常會標示(~XX Khz,-3dB)也就是在均一輸出功率下,測試發出聲音的極限直到輸出音壓掉到參考值的一半為止
超過這個數值的聲音仍然可以發出, 只是音量很小不具意義
絕大多數家用以及隨身系統都會在20KHz以上把所有訊號截掉(截止頻率, cut off frequency),
所以事實上耳機能夠發出20KHz以上的聲音對於聆聽者和對於系統的意義都不大,與其在意頻率範圍,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這隻耳機的平衡調性上
音壓感度以及耳機阻抗這部分很重要,如果你的訊源為隨身播放器且並無特別強調輸出功率, 那最好選擇音壓感度在100dB/1mW以上,且阻抗在40歐姆以下的耳機
一般來說,阻抗高於40歐姆的耳機(ex 58歐姆,100歐姆,150歐姆,300歐姆)在隨身播放器上難以獲得足夠的音量,並不是因為隨身播放器的功率不夠而是輸出電壓不足
推動這種耳機就必須使用電壓增益足夠的隨身耳擴或是家用系統
而音壓100dB/1mW的意義,則代表在1mW的功率下可以發出多少聲音,低阻耳機(阻抗<40歐姆)一般來說音壓感度在98dB以上仍可正常聆聽,但低於這個數值也會不好驅動,外出聆聽時恐無法獲得足夠的音量
另外音量每增加3dB需要多一倍的功率,也就是100dB/1mW的耳機,要發出103dB的聲音理論上需要2mW的功率,106dB則需要4mW的功率
耳機的音場與人聲的關係耳機因為其目的取向不同,會有不同的音場表現大致分類如下
這邊借用一下SONY對於音場構成的解說圖
此張圖,從左至右分別是
1.廣大且立體的音場(通常易見於開放式耳機)
2.無音場可言,單體在耳邊發出強而有力的聲音(如重低音DJ耳機)
3.仿如站在舞台上的小型音場,專業監聽耳機(如MDR-CD900ST/Z1000, ATH-M50)
4.舞台下方前三排所形成的音場,音場大小適中(如MDR-EX1000)
依我的感觸,音場還有形狀的分別
例如左右開闊但是前後較窄的音場(MDR-SA系列),前後開闊但是左右較窄的音場(比較少見,如Ultrasone ED系列)
以及立體,前後左右都差不多寬的音場(如ATH-AD2000X/AD2000)
音場跟人聲表現是息息相關的,大致上來說音場大的耳機人聲會較為後退,樂器和配樂的聲音會較為突出與搶眼
小型音場的耳機比較會有人聲在耳邊唱歌的感覺,如較早期的鐵三角AD1000/AD1000PRM就屬於此類型
音場越大,聲音的張力越小,相對之下聽感越為自然輕鬆
音場越小,聲音的細節以及壓力會越大,越容易緊繃神經聆聽每一個音色,所以專業監聽耳機皆為小型音場
近年來開始有耳機試圖將人聲音場拉近但是樂器的音場擴大,例如鐵三角的ATH-AD2000X
音場大小形狀,表現方式完全為個人喜好
但一般來說大型開放式耳機的音場會大於密閉式耳機
而在耳道式耳機上營造大音場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技術
關於耳機音場的詳細討論,可以參考ken大的文章
影響耳機音場表現因素耳機的三頻表現與解像力有些耳機會強調低頻,有些耳機會強調中頻(人聲),有些耳機會強調高頻
在我的耳機評測中,我會使用例如 5-5-5 (低頻-中頻-高頻) 來概略解釋耳機的聲音平衡性
而大部分市售耳機的頻率分布都是可以查詢的到的, 以Google圖片搜尋 [耳機名稱] + frequency response就可以得到答案
強調低頻的耳機
許多強調重低音的耳機,會因為其低音以及中低音的響度太高而侵蝕到中頻的表現, 中頻的人聲甚至會被低頻的聲浪給淹蓋掉
或許有人喜歡這樣的調音覺得咚咚咚很爽, 但在音響性上來說這樣其實是非常不好的
但很遺憾的,許多入門的使用者總認為低音咚咚咚才是高音質好聲音, 卻忽略的耳機整體的平衡性
其實即使是強調低音的耳機,強調的手法也有許多種, 例如SONY的XB90EX就追求低音震撼但是不影響中頻人聲的調音
JVC的FXZ200則是做到低音強勁拳拳到肉聲音有彈性且飽滿, 但仍維持了一定的中高頻表現
像是Beats Studio/Tour/Wireless系列耳機的低頻,則是最糟糕下品且無內涵的表現方式
類似表現的SONY XB900/XB600/XB300我同樣也給予最低評價
強調中頻的耳機
此類耳機幾乎都是人聲取向,有很大的機會會有所謂的女毒,當然也有一些入門耳機音響性並不好,只是剛好中頻突出而已
強調中頻的耳機最難以處理的就是在中低頻部分會有一種空泛的泛音感,音像會聽起來不清晰明確
這個地方的處理成熟度就是旗艦耳機與普通耳機的差別,例如Fitear ToGo334和ATH-AD2000就在中頻的迴盪感,聲音密度以及結像力上有相當不錯的平衡
強調高頻的耳機
此類耳機通常集中在開放式耳機, 強調具有透明感,穿透力且清亮的高頻, 如鐵三角的ATH-AD1000/AD1000PRM/AD1000X
個人覺得在耳機中把高頻做得漂亮遠比把低頻做得漂亮更有技術難度, 高頻調音不好的耳機常常在人聲詮釋會發出齒音
齒音是一種從齒間發出的刺耳氣音, 在日文我們稱做為サ行の刺さり,如果常聽日本女聲歌曲,則在歌手歌唱 SA SHI SU SE SO的時特別容易發出這種刺耳的聲音
齒音的抑制以及詮釋方式往往直接關係到耳機高頻詮釋能力的優劣
除了齒音外,高頻的透明感以及音場感也非常重要, 一般來說密閉式耳機能夠提供較為明確有力的高頻, 但聲音張力較強較會讓人感到疲累, 也容易會有籠罩感
而開放式耳機則能夠提供相對自然與透明的高頻, 高音在空氣中自然溢散下能夠有一種自然且清新的韻味
一般來說在密閉式耳機中達到完美的高頻是比開放式困難的, 而大部分強調高頻的耳機都是旗艦級/次旗艦級的開放式耳機
有一些低價耳機聽起來只有刺耳的高頻,這種耳機並不能算是強調高頻而只是受限於價位定位或是單體能力讓耳機只能發出這些聲音而已
耳機的人聲表現人聲表現, 說簡單點也就是所謂的女毒與否了
其實女毒沒有一定的概念, 也沒有一定的標準
舉例來說, 鐵三角的A900LTD, AD1000和W1000都有人說是女毒標準耳機
而在以前, AD1000甚至被形容為鐵家最沒有鐵味調音監聽的耳機
自己因緣際會聽過了許多號稱"女毒"的耳道和耳罩
以我自己的感覺, 女毒, 或著說人聲表現有一些要素, 當然這些是我個人的感受, 也不一定跟你的聽感相同
拿自己最喜歡的歌唱曲實際去試聽找到自己喜歡的味道最重要
我自己覺得耳機攸關人聲表現的重點如下
1.音場: 音場窄確實人聲就近, 也比較容易有女毒, 或著說橫向寬但縱深淺的音場也容易營造女聲在耳邊唱歌的印象, 立體且廣大的音場則比較會有人聲後退不明顯的傾向
2.調音: 人聲的頻率響應範圍集中在400Hz到4KHz之間, 對於人聲頻段的中頻凸出的調音, 會造成人聲向前有韻味的感受, 但是怎麼調怎麼拿捏就是各有千秋
我自己的感受是有聲音清亮,纖細透明的女毒:如AD1000PRM,AD1000
也有聲音醇厚, 韻味十足的女毒:如AD2000,A900LTD,RX700,in ear2
也有聲音纖細但不突出,高音繽紛奪目,氛圍拿捏良好的女毒:如W1000
大致上來說,強調人聲的耳機通常對於樂器和音場的真實性都會有取捨
但樂器表現不真實不代表不好聽, 我個人就非常喜歡AD1000下對於鋼琴的詮釋, 在輕爵士的表現下也相當不錯
女毒並不是鐵三角的專利, 在我看來至少有許多廠商都非常致力於生產女毒耳機
例如SONY, SHURE和GARDO等
耳機的其他技術指標THD:
波形的失真程度, 數值越小代表波形還原能力越好(解像度越高), 但有很多測試指標的THD都只測1KHz, 正確的測試方法應該測整個頻段的數值(如20Hz~40KHz),並且以圖表檢視各種頻率下的失真度, 一般來說低於1%以下都算是低失真, 旗艦耳罩則可以達到低於0.1%以下THD的表現
脈衝響應(Impulse Response):
耳機的單體是有質量的, 發出聲音的時候也會受到物理慣性運動的影響, 脈衝響應是由測試系統發出一個脈衝給耳機, 然後以收音器材測定耳機單體前後慣性振動所產生附帶音的大小以及時間
像是這張圖
一般來說,產生波形的時間點越靠近左邊的耳機反應速度越快,解像感也會越高
而第一個波形以後收束的速度越快的話, 殘響越少附帶音也越少, 解像力也會越高越犀利
但是以木頭為框體的耳機則因為木材反射的關係會導致迴響的時間拉得很長, 這邊並不代表聲音不好而是一種特殊的音染以及調音,很難單純以性能指標來判斷
原本上單體越小脈衝響應的數值會越好看, 但小單體不等於好聲音, 脈衝響應好的耳機也不等於好耳機, 只能當作是一個參考指標
----------
不客觀觀念區:線材的效果Q:請推薦XX耳道式耳機用的耳擴!老實說耳道式耳機本來就是設計給隨身系統使用,除非使用的隨身系統太過於頻弱(例如有雙重SRC問題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
否則我比較建議把買擴的錢拿來買一台音樂性/音響性俱佳的播放器
如果你已經有中階以上的撥放器,老實說我覺得耳道式上擴不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尤其是動鐵耳道,需要的是纖細的控制力而不是推力,撥放器本身是否合適反而更為重要
Q:請推薦XX耳機換線!老實說不推薦換線,我曾經以eイヤホン展示的SHURE SE535更換各種測試用的線材,我覺得在有人聲的環境下我是聽不太出差別的
動鐵耳機或許可以靠10歐姆~20歐姆的阻抗線來改變其頻率響應,但這種線只要外接一段延長線就好了不需要更換耳機本身的訊號線
耳機本身的性能不足,個人認為能夠靠換耳機線提升的部分十分有限,直接出掉買另一副耳機較為實在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來測試換線是否有效果,你可以去找一條3.5接的耳機延長線(3.5公頭對3.5母頭)這種線一般電器賣場都有買
將此線接上你的耳機然後聆聽,若你能明顯的聽出差別則換線對你目前的系統來說是有意義的, 反之我想則作用並不大
個人比較贊同一個說法,越接近耳機單體本身的類比訊號線越能顯著的影響聲音
這個順序在動圈式耳機中分別是 1.線圈材質(CCAW or OFC) > 2.耳機線材質(PCOCC or OFC or 銀線) > 耳擴內部基板/線路 > 耳擴 <-> DAC間RCA訊號線
Q:換USB線有差別嗎!沒有差別, 正確說只要符合規格, 屏蔽良好電流乘載量足夠的USB線就沒有差別
對於電源處理簡陋的低價USB DAC, 可以購賣便宜的USB電源分離線或是獨立供電USB HUB
但這些都是解決"電源供應"的問題,跟USB"線"本身並無太大關聯
一般來說電腦的USB輸出電源都很髒(帶有很大的高頻雜訊,輸出電壓與電流也不算十分穩定與足夠)
簡單解決方法就是不要從USB拿到任何電源,只從USB傳輸訊號即可(訊號最好也透過獨立電源的HUB重新編碼)
解決路徑如下
你的DAC/一體機只吃USB電源 → 少預算簡單解決 → 接上有獨立供電的USB HUB
→ 想要徹底解決USB電源問題
↓
1.使用USB電源分離線, 5V電源供應使用沒有任何升壓電路的電池盒,
電池盒內使用NiMH 1.2V三號充電電池x4(推薦SANYO ENELOOP電池)
2.同樣使用USB HUB, 選擇內部沒有升壓/穩流電路的HUB HUB且外接電源
不要使用變壓器改用電池盒輸出
電池盒內使用NiMH 1.2V三號充電電池x4(推薦SANYO ENELOOP電池)
大部分USB HUB的電源插口為與PSP通用的5mm插頭,買一條第一代PSP用的USB充電線即可
你的DAC/一體機吃外部電源輸入 → 使用大量NiMH 1.2V三號充電電池串連成所需電壓(ex: 12V = 1.2V x 10)
然後改造接頭接上去.
USB部分則若有餘力則參考上面設定,但要視DAC/一體機有無做USB訊號/電源隔離
若已有USB訊號/電源隔離則沒有必要浪費時間
你的DAC/一體機直接接插頭,且非常高級 → 多半的情況下什麼都不用做,心裡有鬼就過個濾波排插或是隔離電供就好了
Q:類比訊號線材有差嗎?我覺的類比RCA線材是有一些差別的, 但差別並大, 一定品質線材以上我建議就不要花太多心思在上面了
我自己做線, 但我傾向不會跟別人說 : 這個線聽起來如何如何, 聲音變得如何如何
我只會說我已經盡力做到避免任何會影響音質的因素(屏蔽, 防靜電, 絕緣, 導體選用...等)而已
線材的電容電感量都有標示, 理論同一種線材但是同長度下電容量也會不一樣, 雖然很都很小就是了
以我之前的實際測試, 不同種類/等級的RCA線材間雜訊屏蔽表現(SNR)確實有其差異,而且其差異量大於誤差範圍
而且其SNR亦會些微影響到THD, IMD的表現, 當然使用者聽不聽得出來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以下是我日文部落格中發表的文章,可以拉到最下面數據表格的部分
http://blog.goo.ne.jp/azureimf/e/cc6852 ... 7257f2a066數位訊號處理Q:非同步USB DAC(支援ASIO等)有比較好嗎?有比較好!因為同步的USB DAC幾乎完全依靠電腦端CLOCK執行,所有訊號的輸入與解碼都仰賴USB訊號端的12MHz(或其他頻率基頻訊號)除頻
即使本身有搭載OSC,也多為與電腦端同步的12MHz OSC, 12MHz怎麼除都沒辦法合成準確的44.1KHz(但是可以合成準確的48KHz/96KHz/192KHz)
由同步USB DAC傳輸44.1KHz訊號時,必須要採用一次傳送5bit等間接手法來抑制jitter的量
而另一方面非同步的USB DAC依等級之分會搭載44.1KHz系統和48KHz系統的專用石英震盪器(OSC),甚至採用更高及高精度不受溫度和電壓影響的TCXO
合成出的44.1KHz和48KHz系列時脈會更加準確與穩定, 加上使用資料緩衝用的BUFFER更能阻隔Jitter所帶來之影響
非同步USB DAC的主要優勢為採用一個較大的FIFO BUFFER來做為資料緩衝, 後端解碼系統可以依照最好的步調去取用資料並做數位類比轉換
非同步USB DAC並不代表其Jitter為0, 但是Jitter的量可以壓縮到該USB DAC所使用OSC的精度以下,此時若採用更高精度的TCXO(溫度補償型石英震盪器)
則除了可以抑制傳輸所產生的Jitter, 最終輸出的波形也能有更高精度的表現(但Jitter仍不為0,理論上也不可能為0除非錄音以及播放全為純類比系統)
一個簡單的說法,由最原始的人寫了一段文字然後後續的人一個接以個用紙筆照抄
只要每個人都沒抄錯的情況下你無法得知最後一個人的抄本會比第一個人寫的漂亮或是難看,這就是非同步傳輸
同步傳輸則是原始的人在寫字的時候你馬上看到然後馬上即時照著描(你並不知道他想寫出什麼字)
描出來的文字絕對不可能比原始範本更為漂亮,這個概念比較接近同步傳輸
若使用同步USB DAC,則建議訊號透過Foobar2000之SoX Resampler升頻至192KHz輸出可以降低Jitter影響
若對 同步傳輸 和 非同步傳輸 有興趣, 請往數位訊號處理的相關教課書找答案
Q:軟體升頻有差嗎? 怎麼升比較好有差別, 因為電腦強大的CPU比起DAC簡單的DSP有著更高的浮點運算,大規模連續處理的能力
對於升頻的補間運算,無疑的是電腦端來做佔有絕對優勢
若你的DAC支援,一般CD 44.1KHz的檔案我建議升頻至176.4KHz, foobar2000下我建議使用SoX Resampler
整數倍的升頻擁有更好的精度以及更完美的結果
為什麼不建議直接升頻至192KHz? (當然若你的系統只支援192那就沒辦法)
您可以試想一張640x480的原圖是用Photoshop放大成1280x960比較銳利還是1366x768比較銳利便可得知
Q:其他數位線材有差嗎?同軸光纖哪個聲音好個人推薦使用光纖, 只要光纖線材有一定等級不產生BER的情況下, 理論上可以完美阻隔機器間的雜訊傳遞,且不會有任何天線效應
網路上謠傳的光纖造成Jitter問題,若電光轉換和光電轉換的時間延遲一致則不需要過度擔心,
若DAC有獨立CLOCK和BUFFER可以重新建立解碼間隔則完全不用擔心Jitter問題
使用同軸線材,由於GND是和電腦或是其他機器共用,大家機體內的各種雜訊恐怕都會互相分享,USB也是這樣所以才難處理
個人建議,有光纖可以用之下儘量使用光纖
Q:電腦光纖輸出和DDC的光纖輸出有差嗎?電腦通常只能輸出44.1KHz/48KHz/96KHz/192KHz且頻率合成採用單一CLOCK除頻,理論上精度較差(尤其44.1KHz)
DDC(數位對數位轉換器)可將USB訊號以非同步,獨立雙OSC方式轉換為SPDIF光纖訊號
且多支援88.2KHz/176.4KHz等44.1KHz的整數倍頻率,對於升頻演算較為有利
而我實際測試RMAA分數我則發現96KHz/24Bit下電腦光纖輸出與DDC光纖輸出在數值上並無差異
Q:無風扇播放用專用PC+專用軟體有意義嗎?以PC的USB電源品質而言,有若干意義(USB 5V電源供應會稍微變好)
以PC的同步USB訊號輸出而言,有一點點意義(專用軟體有更高的優先權,可以讓訊號的延遲減低,時脈正確一點點點)
如果USB DAC為支援ASIO等非同步處理技術且獨立電源供應的DAC,那則沒有任何意義Q:JPlay和Foobar2000哪個好?其他播放軟體呢?首先JPlay和Foobar2000都可以達到Bit Perfect(傳輸中沒有任何資料改變與損失)
在Bit Perfect前提下且使用非同步處理的DAC,理論上聲音都是一樣的
但是JPlay或其他軟體或許會在軟體中使用軟體演算去營造音染,這部分就是各家的調味技術
所以JPlay聽起來比較好聽是因為其加料, 這個加料的部分讓大家覺得好聽
Audio-gate轉出的DSF(DSD訊源)會比較好聽, 也是因為Audio-gate在轉換時灑大把味精加料
然而,同步處理的DAC下, JPLAY等具有高優先權的處理方法確實可以降低數位訊號輸出的延遲
但非同步處理的DAC, 則並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
電源處理Q:換電源線有差別嗎?以我個人的聽感與測試下沒有差別, 電源線我認為同樣只要屏蔽做得好就能夠阻隔天線效應, 線夠粗則可以獲得相對大的電流程載量
試想台電變電箱使用高純度OFC線路嗎? 你家牆壁裡的內線使用音響線路嗎? 如果都不是那堅持最後這一小段線路如此高級的意義在哪呢?
當然,若電源線插頭表層的金屬較為軟質導電性好,音響用壁插也夾的比較緊相對之下能夠提供更高的電流程載力的話,或許是對於大瓦特數系統會有若干改善
但如果一般小黑線/插座如此不堪的話,需要大瓦特數的電器(微波爐/電腦等)就會先出現問題
Q:濾波排插,隔離電供,電源再生有差別嗎?有差!電源供應的改善確實對最終輸出音質有改善
個人觀念下:電源再生 > 隔離電供 > 濾波排插
另外若您有使用其他電器,其他電器甚至也會把運作時產生的雜訊透過電源線回吐到插座(或是延長線上)
若有濾波排插等電源淨化裝置,則儘量在上面插音響用機器就好不要混插其他電器
若有使用110V->100V降壓器,則先在牆壁插座上連接降壓器,然後再把濾波排插插在降壓器上效果較好
淺談電源:線性電源,切換式電源及電池供電耳機和音響玩到中燒,準備整頓電源系統的時候應該會看到這幾個單字
如果自己願意做功課又有基本的電子學背景的話, 其實不難了解其中的差異
然而音響和耳機系統有一個最大的差異, 就是功率的級別
二聲道音響需要大功率,上至數百瓦都很正常, 但即使是頂級的耳機系統也不過耗電數十瓦
所以音響和耳機系統在這邊的差異上,代表耳機系統可以用全電池供應
線性穩壓電源:經指證內容說明不足, 故全數刪除
隔離電供:線圈感應電流除了變壓以外, 重點是可以濾掉原本線路中混入的高頻雜訊, 隔離電供就是利用左右纏繞的線圈數量相同的線圈組成, 藉此隔離掉原本市電以及家中其他電器影響所產生的雜訊, 依設計或許會在後端加上EMI/RFI等功能也不一定
除非有特殊設計,否則隔離電供沒有穩壓功能,進來110v出去就是110v, 進來100v出去則也是100v
其實說難聽點隔離電供的原理也就是trans感應線圈而已,當然不排除各家會加入什麼神奇濾波功能就是
不過其設計與構成其實都比線圈變壓器來的簡單, 其成本當然也不高就是了
當然如果有人拿OFC7N的銅線來繞鐵心之類的話就另當別論了
非線性電源:切換開關式電源(Switching Power)經指證內容說明不足, 故全數刪除
電池供電 其實若電流供給量足夠,我個人認為最完美的電源是串連鎳氫電池且無穩壓線路的電池供電
因為Ni-MH(鎳氫電池)的放電區線非常的穩定,放電期間中幾乎都穩定以1.2V放電
電池本身可以視作為一個超巨大電容,其放電曲線平滑且幾乎無任何雜訊
若耳機系統需要24V直流輸入的話,則串聯20個鎳氫充電電池恐怕是最完美的解決方式
當然有很多高價位耳擴並不是採用外接變壓器的方式, 此時若要用電池供電則必須要強制改造內部供電路徑,任何DAC/耳擴的內部絕對都是以直流運作,如Audio-technica AT-HA5000內部也是使用24V DC當作直流電源
雖然在音響系統上電池供電杯水車薪,但我想在耳機系統上電池供電恐怕是電源萬年爭端的最佳解
不過如果要選購電池盒當作電源供應, 則必須注意一下內部最好不要有升壓以及穩壓電路, 因為這些簡易的升壓穩壓電路常常產升大量雜訊, 反而把鎳氫電池乾淨的電源給破壞了
題外話...我真心覺得那些音響專用5V電池供電器真是天殺的搶錢
這種4個鎳氫電池串起來就結束的東西要賣個上萬塊到底是怎樣?馬鹿なの!?死ぬの?
耳機耳擴觀念Q:這個耳機好不好推?注意這裡的好不好推只探討能發出多大聲音,跟推得好不好沒有關聯
耳機好不好推有兩個因素,第一個是音壓感度,第二個是其阻抗大小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種規格 阻抗大小32ohm, 音壓感度100dB/mW
簡單來說,阻抗在40ohm以下,音壓感度在100dB/mW以上的耳機大略都可以歸類為好推
高阻耳機不好推,音量開到最大仍不夠的原因一般來說電腦的耳機孔和隨身播放器耳機孔的最高電壓輸出為1vrms
例如兩隻耳機的音壓感度都是100dB/1mW, 一支耳機30ohm另一隻300ohm
如果剛好要發出100dB的聲音,照性能規格上需要1mW的功率以下30ohm耳機來說
電力(W)=抵抗(R)×電流(I)×電流(I)
1mW = 30ohm x I ^2 , 求得 I = 5.77mA, 電壓 V=IxR -> V = 5.77mA x 30ohm = 173mV = 0.173V
如果以300ohm計算
1mW = 300ohm x I ^2 , 求得 I = 1.82mA, 電壓 V=IxR -> V = 1.82mA x 300ohm = 546mV = 0.546V
所以發出同樣的音量來說, 300ohm的耳機需要比30ohm的耳機使用上3倍的電壓,也就是放大電路的增益比需要大3倍
以最大輸出電壓固定的角度來說,的確是會有越高阻抗(ohm)耳機越難推的傾向
以此例來說,隨身系統下連接300ohm 100db/1mW的耳罩式耳機,即使音量轉到最大也只能發出不到103dB的聲音(音量增加3dB輸出功率增加一倍)
在吵雜的環境下103dB就顯得不足且小聲了
但若放大電路中增益比是可變的,那就不會受到這個限制
隨身聽推不動高阻耳罩是因為輸出電壓通常都固定在1Vrms(當然有部分也是為了要保護人耳),對於高阻耳罩來說這個電壓(增益比)實在是太小
另外同阻抗下還有音壓感度的問題,例如SONY的SA系列耳罩雖然尚稱低阻但是音壓感度不足,用隨身也難發出適切的聲音
其實也沒有什麼高阻低組誰比較耗功率的問題
因為功率的公式 P(功率,如Watt) = I x V ,只要流過電流量與電壓數相同
300ohm下的30mW和30ohm下的30mW是相同的功率,並沒有誰比較費電誰比較難推的問題
至於有些耳擴,例如鐵家的AT-HA5000標示1200mW/32ohm,但是600ohm下就只剩65mW,很多耳擴的性能標示都是像這樣隨著阻抗越高功率越遞減,所以才會有越高阻越難推的感覺
事實上是因為這些擴大器的增益電路為固定,也就是最高輸出電壓是固定的,高阻耳機的R越高,同樣的電壓(增益)下換到的電流越少,電流越少輸出功率越小,導致只能放出越小的聲音
參考資料
http://www.h-navi.net/faq.phpQ:這個耳機推的好不好?這部分完全就是主觀因素了, 您可以自己去聽聽看, 他人的聽感不一定等於你的聽感
不過耳擴上確實有一些優劣因素,
淺談一下平衡輸出對於耳機系統的優劣與必要性
此文於2013/7/10更新並補充資訊
平衡傳輸的基本精神關於平衡傳輸的原理上Google下關鍵字應該可以找到一堆資料
以類比音訊傳輸中的平衡輸出,輸入來說
普通的音響系統直接輸出的訊號中,單一聲道中含有SIGNAL和GND,也就是訊號本身和接地
而平衡系統的輸出下,訊號變成兩條,一個是原始訊號HOT,另一個經由反向器合成的反向訊號COLD
這樣做的理由是為了防止長距離傳輸下的雜訊干擾
正訊號HOT和反向訊號COLD傳輸過程中都有可能被電波等雜訊干擾,假設干擾HOT和COLD的雜訊為一致的情況下
到了非平衡接收端的時候, 只要再用一次反向器把COLD訊號轉回正向訊號, 並用加法器把兩者相加理論上即可抵消雜訊
平衡系統的主要訴求是在線路業務用長距離傳輸下,還能夠保有一定的抗雜訊抗干擾能力
例如演唱會,舞台表演的麥克風,音響系統等.常常到了接收端後還是會轉回單端訊號再處理
---
假設DAC原始輸出的訊號為1KHz 1Vrms SIN波,雜訊為10KHz 0.1Vrms SIN
DAC平衡輸出時,假設系統本身並無產生雜訊,則此時HOT端為1KHz 1V SIN, COLD端為1KHz 1V COS
到達輸入系統時
HOT端為1KHz 1V SIN + (NOISE)10KHz 0.1Vrms SIN
COLD端為1KHz 1V COS + (NOISE)10KHz 0.1Vrms SIN
(雜訊為外界干擾產生)
為什麼雜訊部分一樣, 因為雜訊並沒有經由反向器而是經由線材吸收電波或是任何外在影響產生
接著輸入單端系統處理時,把COLD訊號再反向一次
此時
HOT端為1KHz 1V SIN + (NOISE)10KHz 0.1Vrms SIN
COLD端(再度反向)為1KHz 1V SIN + (NOISE)10KHz 0.1Vrms COS
最後將兩訊號以類比加法器(Mixer)相加,得到訊號為
1KHz 2V SIN + (NOISE)None
原本10KHz 0.1Vrms SIN的雜訊因為與同相位的COS相加剛好抵銷為0,這就是平衡傳輸下消除同向背景雜訊的原始精神
平衡傳輸的用意,是在長距離(例如Live會場)或是相對惡劣的傳輸環境上還能夠保證一定等級的傳輸水準
耳機系統中的平衡傳輸平衡輸出驅動耳機的方式耳機單體只有兩個接點,一為訊號輸入, 二為接地
平衡輸出下接入耳機採用差動輸出(橋接輸出), Hot接入訊號輸入端,反向的Cold接入接地端當成假想接地(相對接地)
例如原始訊號為1V 1KHz SIN波, 則Hot訊號輸入耳機訊號輸入端為1V 1KHz SIN, 假想接地則為Cold所提供的1V 1KHz COS且電流流回Cold端的放大電路
此時流經單體的等校電位為2V 1KHz SIN波
以下圖為例
差動輸出下,原本恆為0V的地(GND)會隨著訊號隨時變動,能夠得到等效兩倍的電位差
平衡傳輸在耳機系統中的用途平衡傳輸在耳機系統中主要有三個地方有用到(或是宣稱用到)
1. Digital Player -> DAC (AES/EBU)
2. DAC -> AMP (ANALOG XLR)
3. AMP -> Headphone (ANALOG XLR)
中間
1.的意義甚小,如果你的Network Player跟DAC的擺設距離有一點遠的話,
2.的意義甚小, 除非你的DAC和AMP擺的非常遠且類比線材屏蔽很差
3.平衡訊號以差動出力(橋接)方式推動耳機, 能夠得到同樣電路設計下單端系統2倍的驅動電壓和4倍的驅動功率, 但實質的效果和帶來的變因是我所質疑的
1的部分為數位傳輸, 只要AES/EBU之SPDIF訊號的BMC編碼方波訊號不因外界雜訊影響到無法判別的情況下, 與普通光纖與同軸傳輸並無結果上的差別.
當然,同樣線材與條件下,數位平衡傳輸(AES/EBU)理論上可以達到更小的BER(Bit Error Rate), 不過是否有意義要取決於本身線材的優劣與傳輸端接收端的穩定性
以USB 2.0容許的最高BER為例, 192KHz/24Bit的資料傳輸下約為2個小時出現一次error bit(若為44.1KHz/16Bit則更長), 若以CAT7網路線為例則是全速傳輸(1000MBps)下約12小時會出現一次Error Bit
短距離的數位訊號傳輸穩定度很高, 家用音響系統的數位傳輸採用AES/EBU平衡傳輸方式與同軸, 光纖等標準SPDIF訊號應無任何明顯差別
2的部分要分為接收端為平衡系統,或是可以接受平衡訊號的單端(非平衡)系統
可接受平衡訊號的單端(非平衡)系統來說若是DAC平衡輸出->AMP平衡輸入->AMP單端輸出(普通三極耳機孔)至少要多經過幾道程序
輸出反向 -> 輸入反向 -> 訊號相加(雜訊正反相抵)
在音響系統中我們都知道多一道處理多一隻鬼
這中間每一道程序對於音質的失真,都與通過一次OPAMP相同. 等於是只為了連接DAC和AMP無緣無故多了三道失真,
而且DAC和AMP的擺設距離常常只有不到一公尺,良好隔離包覆的類比訊號線材實在難以收到什麼外在雜訊(良好線材具有>110dB的雜訊隔離能力)的情況下,
我實在是想不出來硬要用所謂的平衡傳輸有什麼意義
當然單端(非平衡)系統可以只取用平衡輸入的Hot訊號,而直接捨去Cold訊號. 不過這樣做就不能稱作為真正的平衡輸入,因為並沒有環境雜訊抑制的能力
接受平衡訊號輸入,並支援平衡訊號輸出的擴大機(或是耳擴)此類耳擴內部共有4組獨立放大電路,分別為L+ L- R+ R-, 耳擴獨立放大後直接以差動輸出(橋接輸出)驅動耳機
理論上完美的平衡系統中, Hot訊號與Cold訊號完全相位相反, Hot訊號減去Cold訊號可以得到電壓振福為兩倍的原始訊號
但是這裡會碰到一個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類比元件的劣化與相位的準確度
對於單端(非平衡系統中), 輸出訊號流入耳機(喇叭),將電能轉換為熱能與動能(聲能)後電流回歸接地(GND 0V)
由於地衡為0V,所以只需考慮到訊號放大本身的品質因素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平衡輸出的地是隨著訊號隨時變動的,只有在Hot Cold訊號完全相反的時候才能夠成為理想的虛擬接地
但是類比元件多少會有誤差, 我們可以探討一下放大電路中各種元件得誤差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1.電阻的誤差 = 影響到最終輸出電壓,輸出阻抗,或是OPAMP的放大比率 => 導致平衡輸出的波形變形
2.電容的誤差 = 電容的誤差會導致相位偏移(因為電容充放電曲線容易有誤差), 最種產生類似Jitter的訊號變形, 是我認為平衡系統最大的風險
3.OPAMP(運算放大器)的誤差 = OPAMP每顆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若Hot和Cold端OPAMP產生了不一致的失真, 則這個失真會疊加
以市面上購買到的音響用電容電阻而言,最低多為1%誤差的元件
尤其以電容最為嚴重, 電容經年使用後會有漏液導致電容量減少的問題, 電容量會直接影響到輸出相位
之前我提到,平衡訊號Hot和Cold必須相位完全相反, 若不相反則會發生如下的結果
這個結果相當嚴重吧, 等於是類比系統的失真而產生的Jitter, 並且不能靠類似DAC的倍頻演算來減輕
平衡系統為了要取得家用系統中幾乎無意義的抗雜訊能力以及兩倍的輸出電壓(非平衡系統中改變OPAMP的電阻配置比率即可達到)
所付出的代價甚多且變因甚大是我目前的結論
平衡系統的雜訊表現一般非平衡系統內部的雜訊SNR表現以平價機來說有110dB等級實力,中階機以上有120dB等級而且這已經是現今系統的極限
除非線路的配置上能夠保證Hot端和Cold端放大收到一模一樣的微小電磁雜訊,否則機內雜訊不會是平衡系統可以完美消除的對象
我個人認為, 業務用的平衡輸出對於極短距離的耳機系統上的意義甚小, 而造成系統複雜與不確定因素的風險甚大
除非有非平衡驅動不可之理由(ex:功率或是輸出電壓),個人不建議中等感度以上的耳機使用平衡系統
談一下獨立接地這件事情和耳機和音響系統的CrossTalk我們可以知道類比平衡傳輸意義甚小而且帶來的損失甚鉅, 但是耳機系統中左右聲道的獨立接地卻比較有意義
每一個耳機單體都可以視為一個電阻器, 訊號經由電阻器將訊號轉換為聲能後,理論上回到GND(地線)的時候是0V的訊號, 一般耳機只有把左右的聲音訊號分開, 但是GND部分是連接在一起的, 一般3.5mm 6.3mm耳機頭也是這樣設計
但是耳機的等效阻抗是可變的,類比系統中狀況往往也不如理論上完美,L/R兩聲道的GND接在一起確有可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互相干擾(CrossTalk), 事實上在我之前量測DAC和撥放器性能時, 左右獨立接地的系統和單一接地的系統的量測結果(RMAA)中, 左右獨立接地系統的CrossTalk確實較為優秀
但如果只是要追求獨立接地這件事情, 實在不需要勞師動眾把平衡系統請出來
如果MD玩家有印象的話, SHARP很早很早以前就曾經推出過四極耳機, 那個就是左右聲道獨立接地
而獨立接地的耳機頭也不需要誇張的使用XLR接頭, 只要使用類似iPhone/Android線控般的四極耳機頭即可
接下來談一下接地這件事情
一個訊號處理系統中, 輸入電源為DC-IN(VCC/VDD),而電源的接地部分為GND
所以地線是電源提供的, 如果系統只有單一電源供應的話無論如何獨立處理只要使用同樣的電源則都逃不了共地的命運(當然可以使用二極體來限制電流方向就是)
完美的獨立接地系統, DAC/AMP都需要有雙電源(兩個隔離變壓線圈或是兩個電池,兩個切換器),或是更極端一點用兩台AMP每一台負責單一聲道(平行單聲道擴大)
平衡系統的小結除非平衡電路中的所有類比元件都能夠完全0誤差, 否則出來的差動輸出精度我覺得很難比單端更完美(因為一個完美0V的地簡單太多了), 更不要說類比元件的劣化, 當然單端系統元件也會劣化, 但是平衡系統下的劣化會以兩倍以上甚至更嚴重(如果跟相位有關,例如電容的劣化)的程度來影響最終輸出.
現今家用音響系統的SNR在120dB已經是極限, 再往上除非在無電波實驗室聆聽才有意義, 而單端(非平衡)系統SNR表現逼近120dB的已經比比皆是(例如在下的HA5000就號稱能有117dB SNR的表現), 花這麼大時間成本增加無所謂的些微(尤其又是極短距離)的抗雜訊能力我實在覺得甚無異議
短距離鄰近配置下的耳機系統中,平衡系統的意義甚小且代價很大
而耳機系統的左右聲道獨立接地有其正面意義
然後這些標榜全平衡的設備一台比一台高價...我是覺得意義真的不大
還希望各位睜大眼睛看破這些音響/耳機界的商業技倆
---
以下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