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s613 寫:大概RUN IN 3天,再聽的感覺就會不一樣了。
這幾天以我的 SA-17 狂 Run E500 , 果然如網友所言 , 聲音較開了
高頻延伸也比剛買來的時候好蠻多的 , 但總覺的在解析度在比起 ER-4P,
仍有段距離 ,後來我閒著無聊拿我的 Sa-17 當作訊源來作 AB Test,
(PS:說來見笑 ,我的 Portable player 是 i-Pod video

) , 終於
有了重大的發現 , E500 在我的 iPOD 表現雖不如預期 , 但在我的 SA-17 上竟有驚人的表現

,
不只中頻飽滿 , 且高頻的延伸也相當順暢 , 他的音場是數於寬的類型,
樂器型體頗大 , 樂器聲音質感極佳 (尤其是 Acoustic 吉他)雖然深度
不若 ER-4P 來的深 , 但也有一定的水準,低頻也數於量大但扎實,
果然是需要搭配好的訊源及耳擴才能發揮其一定之水準

,
接著接上 ER-4P , 他仍維持他高解析 ,及良好高頻延伸的水準 , 但
聲音則顯的較為細瘦 , 人聲的口齒音也相當明顯 ,聽久了可能耳朵會累.
所以我想 E-500 如果能搭配較好的訊源及耳擴 , ER-4P 可能就會
略遜一籌 , 但如果所搭配的訊源 (如 MP3 ,非 CD player) 及耳擴等級 (甚至不接耳擴 如 iPOD) 數於一般等級,
則 ER-4P 可能會憑著較佳的解析度及高頻延伸較佔優勢 (PS: ER-4P
接在我的 SA-17 上的聽感竟然與我的 K271S 極為相近

).
後記 : 由於 I-Pod 的方便性 ,所以在不換訊源的前題下 , 想要找一隻
綜合 ER-4P 與 E-500 優點的 IEM , 於是就上國外網站努力爬文 ,
發現 UE Triple.fi 10 pro 剛好具備這樣的條件 , 所以說就又去買了
這隻 , 初次開聲 , 頗如預期 ,簡直就是兩個的綜合體

,不過我想實際
還是要等 Run-In 幾天再說 (聽說不用 Run-In 很久))
潛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