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便宜DAC- sony ep9es
發表於 : 週四 5月 02, 2013 10:25 pm
從HI END一路玩到LOW END
最近只玩冷門的音響,對於已經被炒高的產品興致缺缺
一個好的音響產品,取決於設計者與製造商。
好的設計者應當兼備人文與科技
就像日本雜誌的主編菅野,做過大廠的錄音師,自立品牌錄音師,自創音響品牌
並且是資深的音響玩家,同時跟許多音樂家保持良好關係
從法國香頌到日本流行樂無不聽,有相對的經驗才能成就相對的知識
要培養這樣的人才,無非必須成熟國家才行,唯有不再為了五斗米折腰,而能為自己夢想前進的社會,才能存在。
大陸跟台灣土炮,就是缺了這些歷練與人文素養
而雖然有些人才能夠創造出相對優質的聲音,但產品卻頗有偏執
比如只適合聽某種音樂,穩定性不佳等問題
所以最近開始碰日本古早音響,因為這些產品具備了一些以上的特質
日本的音響界很有趣,大眾產品與做給小眾市場的,路線完全不同,可能是因為公司太大
所以就會產生這種情況。
日本大公司hi-end路線的產品,很多音色決定都把持在幾個少數人手上
其實說實話也很像歐美中小廠的概念了,只是有大廠更穩定的生產品質
當然,玩日本古早音響還有幾個原因
比如說,一路被低估,因此值得購買,單純以聲論價的話
用料總是依照身價,很踏實的產品
當然還有挖寶的樂趣
還有消費起來毫無壓力,不會必須吃好幾個月的泡麵,這說起來是窮人的福利也是悲哀。
扯遠
這就是我底下要介紹的產品
懶得拍照,也就網路抓的隨便貼貼。
因為已經買到了,所以也不擔心一討論之後被炒高。
先做個介紹吧
sony的音響產品大多以奇數為型號
早期有333的是高檔貨
但大致上5系列是中階品,9系列就是旗艦了
而在數字後面加上es就是espirits的意思(我猜的),也就是最最高級表示法
當然sony後來有做一些失敗的高級品牌,那個我就不提了
回題,所以這台是當代的旗艦機,而那個二階式造型也是sony的高階機最愛,雖然我並不覺得有啥好看
當初想了一陣子,到底要不要買,因為不好聽的話,就肯定多台垃圾占空間
因為這玩意的二手市場很小很小,後來想說冒險吧,早缺了一台DAC
看看內部
那個變壓器的品質很不錯,而且滿重的
整台重約6.5KG,抱起來挺有快感的
以數位前級而言,算是中重量級選手,對我而言算重量級的了
比他更重的玩過denon的數位綜擴,約20kg,但聲音有點抱歉就是了...
看看他的邏輯
可以知道同軸理論上聲音會比較好一點,光纖還經過一道轉換程序
所以一直以來覺得光纖聲音跟同軸不同,事實上並非心理作用
這台呢,說起來實在很超值
第一個它有4個數位輸入
不管是我手邊很方便的air play,還是我廉價的luxman CD Player,還是電腦的數位輸出
通通一機搞定,實在很爽。
而他的電影音效實在很過時,只能做Dolby Pro Logic之流的假5.1
但是有好幾種音效可以玩,還有簡單的EQ可以調- 可不要瞧不起EQ啊,
我是站在EQ好多於壞的那邊,畢竟房間不是無響室
但優質EQ倒是不多就是了
總之,我覺得很方便
並且像我等實在熱愛看網路片的人等
(我有非常多的原版DVD跟CD,只是用電腦看方便多了,像我又懶得出去購物,更是方便)
總之,很多老片跟網路片,都是兩聲道,能夠虛擬出5.1,反而比真實5.1也好7.1也好,在軟體上是實在多了
因此這個被低估的過時Dolby Pro Logic反而比DD對我而言好多了
說到音質呢
可以先看看他的技術概念
其實它裡面的重點有二
1是高精度的時脈調整,重新把數位音訊在時脈上做對準,以減少jitter(sony said no jitter...)
這個對於電腦系統非常實用,對於CD更是實在
2是高品質的DSP,藉由每秒4400萬次的演算達到高動態
並且她六個聲道都是獨立的DAC
懶得翻譯了,以上我覺得是聽起來比較爽的部分
當然對類比相當重要的變壓器,也是用sony的es系列專用變壓器
另外,至於她吃不吃192khz 或是24 bit的音源,我還懶得去試,之後有測試再上來補充
技術歸一回事,實際上聆聽又是一回事
總之,先說結論
一裝上還滿驚豔的,不過是一裝上啦
來說說讓我驚豔的點
第一個,背景很黑。在完全沒有音訊的情況下,她把所有雜訊都濾掉了
因此聽到我的老擴大機,喀擦一聲,保護線路啟動,當成沒有任何訊號,關閉掉後級部分
非常好的SN,我在想,光是這一點,作為耳機系統的前級,應該就有相當的吸引力了
第二,分離度非常的好,人聲,各種樂器,非常的獨立,清晰,脣型非常的清楚
第三,隱藏的細節跑出來了,各種細小,或是微妙的樂器,原本隱藏在主旋律之後,都跑出來了
不管是輕微的搖鈴沙沙聲,或是調味似的一些搭配音,都巧妙的很清晰,但並不搶走主旋律,適當的扮演腳色
接下來說點不算好也不算壞的點吧,算是他的特點,有人愛有人嫌
她的聲音可以說是音響等級,絕對不用擔心AV用的就等級差
一開始我也是很擔心,後來看了某位前輩用了yamaha的古早AV系統來玩,並發表了滿正面的感想,我才想說冒險一下
不過呢,聲音很明顯是sony聲,很有sony的味道,把我的老擴大機味道都蓋過去了
是90年代的sony聲,所以喜好見仁見智
我覺得聲音滿討好的,好聽
但是可以體會到stereo sound編輯說的,有一種寂寥感
究竟是因為空氣感不足,還是為了提升SN而濾道太多東西?
聲音對我而言太年輕了一點,圓圓甜甜,但不如ATH那麼的調音重
算是有調聲,但不算很明顯,算美聲系
基本上,我裝上去之後就不想再拆了,提升的多,失望的少
鋼琴的聲音不錯,很清脆,但缺少頂級鋼琴所帶來的渾厚感
所謂的秀才而非天才,或許就是這種感覺
總之,綜合來說
操作感(她的數位音量控制操作起來感覺很不錯,以數位音控而言),超值感,與機器質感都相當的好
算是會想讓我持續持有的機器吧
順便看看她的一些趣味設計
偏心的角柱。
我對這些並不很迷信,所以看看就算了,但大眾機有這種設計,實在是算滿發燒的了
最近只玩冷門的音響,對於已經被炒高的產品興致缺缺
一個好的音響產品,取決於設計者與製造商。
好的設計者應當兼備人文與科技
就像日本雜誌的主編菅野,做過大廠的錄音師,自立品牌錄音師,自創音響品牌
並且是資深的音響玩家,同時跟許多音樂家保持良好關係
從法國香頌到日本流行樂無不聽,有相對的經驗才能成就相對的知識
要培養這樣的人才,無非必須成熟國家才行,唯有不再為了五斗米折腰,而能為自己夢想前進的社會,才能存在。
大陸跟台灣土炮,就是缺了這些歷練與人文素養
而雖然有些人才能夠創造出相對優質的聲音,但產品卻頗有偏執
比如只適合聽某種音樂,穩定性不佳等問題
所以最近開始碰日本古早音響,因為這些產品具備了一些以上的特質
日本的音響界很有趣,大眾產品與做給小眾市場的,路線完全不同,可能是因為公司太大
所以就會產生這種情況。
日本大公司hi-end路線的產品,很多音色決定都把持在幾個少數人手上
其實說實話也很像歐美中小廠的概念了,只是有大廠更穩定的生產品質
當然,玩日本古早音響還有幾個原因
比如說,一路被低估,因此值得購買,單純以聲論價的話
用料總是依照身價,很踏實的產品
當然還有挖寶的樂趣
還有消費起來毫無壓力,不會必須吃好幾個月的泡麵,這說起來是窮人的福利也是悲哀。
扯遠
這就是我底下要介紹的產品
懶得拍照,也就網路抓的隨便貼貼。
因為已經買到了,所以也不擔心一討論之後被炒高。
先做個介紹吧
sony的音響產品大多以奇數為型號
早期有333的是高檔貨
但大致上5系列是中階品,9系列就是旗艦了
而在數字後面加上es就是espirits的意思(我猜的),也就是最最高級表示法
當然sony後來有做一些失敗的高級品牌,那個我就不提了
回題,所以這台是當代的旗艦機,而那個二階式造型也是sony的高階機最愛,雖然我並不覺得有啥好看
當初想了一陣子,到底要不要買,因為不好聽的話,就肯定多台垃圾占空間
因為這玩意的二手市場很小很小,後來想說冒險吧,早缺了一台DAC
看看內部
那個變壓器的品質很不錯,而且滿重的
整台重約6.5KG,抱起來挺有快感的
以數位前級而言,算是中重量級選手,對我而言算重量級的了
比他更重的玩過denon的數位綜擴,約20kg,但聲音有點抱歉就是了...
看看他的邏輯
可以知道同軸理論上聲音會比較好一點,光纖還經過一道轉換程序
所以一直以來覺得光纖聲音跟同軸不同,事實上並非心理作用
這台呢,說起來實在很超值
第一個它有4個數位輸入
不管是我手邊很方便的air play,還是我廉價的luxman CD Player,還是電腦的數位輸出
通通一機搞定,實在很爽。
而他的電影音效實在很過時,只能做Dolby Pro Logic之流的假5.1
但是有好幾種音效可以玩,還有簡單的EQ可以調- 可不要瞧不起EQ啊,
我是站在EQ好多於壞的那邊,畢竟房間不是無響室
但優質EQ倒是不多就是了
總之,我覺得很方便
並且像我等實在熱愛看網路片的人等
(我有非常多的原版DVD跟CD,只是用電腦看方便多了,像我又懶得出去購物,更是方便)
總之,很多老片跟網路片,都是兩聲道,能夠虛擬出5.1,反而比真實5.1也好7.1也好,在軟體上是實在多了
因此這個被低估的過時Dolby Pro Logic反而比DD對我而言好多了
說到音質呢
可以先看看他的技術概念
其實它裡面的重點有二
1是高精度的時脈調整,重新把數位音訊在時脈上做對準,以減少jitter(sony said no jitter...)
這個對於電腦系統非常實用,對於CD更是實在
2是高品質的DSP,藉由每秒4400萬次的演算達到高動態
並且她六個聲道都是獨立的DAC
懶得翻譯了,以上我覺得是聽起來比較爽的部分
當然對類比相當重要的變壓器,也是用sony的es系列專用變壓器
另外,至於她吃不吃192khz 或是24 bit的音源,我還懶得去試,之後有測試再上來補充
技術歸一回事,實際上聆聽又是一回事
總之,先說結論
一裝上還滿驚豔的,不過是一裝上啦
來說說讓我驚豔的點
第一個,背景很黑。在完全沒有音訊的情況下,她把所有雜訊都濾掉了
因此聽到我的老擴大機,喀擦一聲,保護線路啟動,當成沒有任何訊號,關閉掉後級部分
非常好的SN,我在想,光是這一點,作為耳機系統的前級,應該就有相當的吸引力了
第二,分離度非常的好,人聲,各種樂器,非常的獨立,清晰,脣型非常的清楚
第三,隱藏的細節跑出來了,各種細小,或是微妙的樂器,原本隱藏在主旋律之後,都跑出來了
不管是輕微的搖鈴沙沙聲,或是調味似的一些搭配音,都巧妙的很清晰,但並不搶走主旋律,適當的扮演腳色
接下來說點不算好也不算壞的點吧,算是他的特點,有人愛有人嫌
她的聲音可以說是音響等級,絕對不用擔心AV用的就等級差
一開始我也是很擔心,後來看了某位前輩用了yamaha的古早AV系統來玩,並發表了滿正面的感想,我才想說冒險一下
不過呢,聲音很明顯是sony聲,很有sony的味道,把我的老擴大機味道都蓋過去了
是90年代的sony聲,所以喜好見仁見智
我覺得聲音滿討好的,好聽
但是可以體會到stereo sound編輯說的,有一種寂寥感
究竟是因為空氣感不足,還是為了提升SN而濾道太多東西?
聲音對我而言太年輕了一點,圓圓甜甜,但不如ATH那麼的調音重
算是有調聲,但不算很明顯,算美聲系
基本上,我裝上去之後就不想再拆了,提升的多,失望的少
鋼琴的聲音不錯,很清脆,但缺少頂級鋼琴所帶來的渾厚感
所謂的秀才而非天才,或許就是這種感覺
總之,綜合來說
操作感(她的數位音量控制操作起來感覺很不錯,以數位音控而言),超值感,與機器質感都相當的好
算是會想讓我持續持有的機器吧
順便看看她的一些趣味設計
偏心的角柱。
我對這些並不很迷信,所以看看就算了,但大眾機有這種設計,實在是算滿發燒的了